为积极响应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战略,促进青年企业家间的深度交流合作,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4月17日至18日,惠东县青年企业家联合会(以下简称 “惠东青企联”)组织开展了 “聚力高质量・魅力湾区行” 江门站交流学习活动。此次活动由惠东青企联会长郭岸平带队,党支部书记张法安、轮值会长罗志威等众多成员及会员代表共20人组成交流团,团县委书记蔡国威也应邀参与其中。
4月17日,交流团开启首日行程。在江门市青年企业家联合会会长周树祥的陪同下,交流团首站来到中国侨都华侨华人博物馆。踏入馆内,丰富多样的历史文物、珍贵的影像资料以及逼真的场景复原,全方位展现出五邑华侨远渡重洋、艰苦创业的曲折历程。他们即便身处异国他乡,却始终心系故土,积极投身捐资助学、投资建设家乡等公益事业,浓浓的桑梓情怀令人动容。交流团成员们沉浸其中,深切体会到华侨华人 “根在侨乡、魂系家国” 的精神内涵,对侨乡文化中 “根” 的溯源、“魂” 的凝聚和 “梦” 的传承有了更深刻的感悟。这种侨乡文化的浸润,不仅是一次精神洗礼,更为后续的交流学习注入了深厚的情感力量。
带着对侨乡精神的深刻理解,交流团前往励福环保科技(香港励福集团江门分公司)和江门市科恒实业股份有限公司进行实地走访。在励福环保科技公司,市场负责人黄翰元详细介绍了企业在电子、珠宝、电镀等领域的业务布局,重点分享了其独特的 “贵金属循环利用 + 科技创新” 发展模式。该公司成功将电子废弃物转化为高纯度贵金属材料,真正实现了 “变废为宝”,这一绿色发展实践让交流团成员大开眼界,也为惠东相关产业在环保与资源循环利用方面提供了宝贵经验。
在江门市科恒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工会主席关斯明带领交流团参观了展厅、研发中心和产品馆。交流团借此深入了解了科恒股份的发展概况,以及其在锂电池正极材料、智能装备和稀土功能材料等领域的研发、生产和制造情况。这些前沿的技术和创新成果,为惠东青企联成员们在产业升级和技术创新方面带来了新的思路和启发。
当日,两地企业家还举行了座谈会。会上,双方通过观看推介宣传片和商会形象片,对彼此的发展脉络和产业布局有了全面的认识。江门市青企联会长周树祥和惠东青企联会长郭岸平均表达了对未来持续加强往来的期望,强调要充分发挥社会组织的交流平台作用,携手实现共同发展。团县委书记蔡国威和团江海区委副书记余泳诗分别介绍了惠东和江海的发展优势,积极寻求两地在产业协同、资源共享等方面的合作突破点。座谈会最后,双方互赠纪念品,正式缔结两会友好关系,为未来的深度合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4月18日,交流团在江门新生代商会会长罗达全的陪同下,走进广东科杰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和新宝堂陈皮产业园,深入体验 “智能制造 + 非遗活化” 的双轮驱动发展模式。在广东科杰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田嘉明带领交流团参观了生产车间和文化展览馆。据介绍,该企业专注于装备制造业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其产品广泛应用于多个重要领域。特别是企业自主研发的高速数控雕铣机,加工精度可达 0.001 毫米级,这一先进技术为惠东制鞋产业的智能化升级提供了极具价值的技术参考。
随后,两地两会青年代表在科杰会议室展开座谈交流。惠东青企联会长郭岸平表示,此次江门之行旨在“走出去,请进来”,希望借此拓宽惠东青年创业者的视野,学习江门优秀企业的成功经验和创新精神,同时在商协会运营管理、品牌活动打造等方面向江门的商会对标学习。江门新生代商会会长罗达全分享了商会在党建引领、服务立会、创新赋能方面的发展模式,交流团成员纷纷表示深受启发、收获颇丰。
座谈结束后,交流团来到新宝堂陈皮产业园。在这里,他们见证了 “非遗技艺 + 现代科技” 双轮驱动模式的成功实践。新宝堂将百年陈皮炮制工艺与生物发酵技术相结合,开发出陈皮酵素等创新产品,有力带动了新会陈皮全产业链的发展,营收突破 230 亿元。这一成功案例为惠东现代农业发展提供了可借鉴的路径,让交流团成员看到了传统产业与现代科技融合所蕴含的巨大潜力。
本次 “聚力高质量・魅力湾区行” 江门站活动行程充实、成果丰硕。活动串联起 “文化寻根 — 产业研学 — 思维碰撞” 三大主线,交流团成员不仅领略了侨乡文化的独特魅力和精神力量,还深入对接了江门在绿色科技、智能制造、传统产业升级等领域的先进经验。成员们纷纷表示,期待未来能开展更多类似的学习活动,进一步激发青年创新创业活力,为粤港澳大湾区的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多力量。 (记录者:李鸿国)
责任编辑:丁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