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具新闻影响力网站
欢迎投稿本网站
主页 > 新闻 >

义务献血二十年 奉献爱心不间断 访固安县马庄镇奉献爱心的梁小稳

发布时间:2023-09-04 18:05   来源:未知   人气: 作者:admin

今年57岁的梁小稳女士,是固安县马庄镇人,农民,初中文化。她坚持无偿献血二十多年,累计献血8000多毫升。她第一次献血是2002年春天,去固安县城购物时,看到聚宝龙商场附近停放着一辆红色献血车,人来往往好不热闹,当梁小稳很好奇地走近献血车看了个究竟,有不少爱心人士挽袖在义务献血。

 

她了解到“献血不但能救助他人生命,对自己的身体有极大好处”,便毫不犹豫地挽起衣袖,有序进行登记、体检、化验 。梁小稳当看到粗大的针头,一股莫名的眩晕感让她内心无比发怵。工作人员看她有些紧张,劝她调整好心态再献血不迟。生性要强的梁小稳现场没有退缩,挽起袖子闭上眼睛咬了咬牙,让医生抓紧抽血。第一次成功献血400毫升,增强了梁小稳无偿献血的信心,她这一坚持就是二十多年。在这三年疫情中,公交车时不时的断交不通车,不能及时去固安献血,几次却选择了离马庄镇较近的霸州市献血屋献出浓浓热血。

“无偿献血是无私奉献、救死扶伤的崇高行为,是爱心奉献的体现,其价值是无法用金钱来衡量的。无偿献血已成为我生命中的一部分,作为一名普通的无偿献血志愿者,也是自己在践行初心、使命的责任担当具体行动。今后只要在年龄和身体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我会一直坚持献到法定的60周岁为止!”梁小稳说。

 

爱心感染 幸福传递

无偿献血是一项伟大而神圣的公益事业,这份公益她始终在坚守,也感染了更多的人积极加入进来。多年来,梁小稳身边的多位亲朋好友在她的影响下积极的加入到献血队伍中。他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向身边的人宣传无偿献血的知识和益处,让更多的人从科学角度去认识无偿献血。

在梁小稳看来,尽自己的绵薄之力为他人延续生命是一种幸福。同时,他还想发动更多人参与捐献,将这种幸福传递分享。他常说“献血就是我为人人,人人为我。帮助他人快乐自己,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我会一直坚持下去,个人捐献的能力是有限的,一个人捐献一百次,与一百个人各捐献一次,意义是不一样的。”正是由于有这种博爱宽容的心态,梁小稳内心之坚定,和更多的人一样坚持把爱心和温情传递下去。

血,是生命的源泉,是汨汨流动的真情;爱,是生命的曙光,是点亮无数生命的希望火种。就让我们勇敢的伸出手臂,加入到光荣的无偿献血行列吧!让生命的色彩流淌出来,让温暖的爱心传递出来,让鲜血融入生命的海洋,让希望照亮明天的太阳,让爱温暖着我们美好的世界!

 

心怀大爱 绽放最美“巾帼红”

安全距离可以有,人间温暖不能无。在疫情防控中,梁小稳不顾家人的阻拦,挺身而出、逆向而行 , 踊跃报名加入村核酸检测志愿服务队伍。在核酸检测中,她身穿厚厚的防护服, 戴着防护面罩、口罩、手套,里三层外三层的将自己裹得严严实实。几分钟后,就感到汗水已经浸湿衣衫,浑身上下不自在。不敢多喝水,不敢上厕所,一场体验下来,衣服近乎可以拧出水。

不管是炎炎的夏日,还是寒冷的冬天,她不叫苦、不喊累,克服重重困难,认真细致的为每一位村民做核酸检测。在每次做全员核酸检测活动中,不论是漆黑的夜晚,还是酷暑寒冬,梁小稳与志愿者都冲在最前沿。在核酸检测现场,“请大家保持一米距离排队,按规定扫码登记,不要拥挤。”这是志愿者们说得最多的话,每一个环节都是志愿者来引导。他们用双脚感知大地的热度,用汗水和奉献筑牢疫情防控的安全防线,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

 

左一为梁小稳

志愿服务,传递爱心。梁小稳经常利用工作之余参加公益志愿服务活动。例如:把自家闲置的旧衣服和孩子不穿的衣服整理打包,捐到涞源贫困山区及需要的人们;有时参与固安阳光爱心公益组织的整理衣物活动。让捐赠的衣物“重获新生”,让资源得到更合理的利用。一件件看似平凡的小事,坚持下来就能给予更多人温暖;一点点爱心的奉献,传播开来就能筑起一片充满爱的世界。衣物虽然值不了太多钱,但传递的是一份爱心与温暖,希望山区的人们能感受到来自社会各界浓浓的爱意与关怀。

婆媳和睦 最美家庭

人们常说“家和万事兴”,家和就是凝聚力、亲和力;困苦时,家和出亲情:重压时,家和出力量。家是甜蜜,是温馨和浪漫,更是人生旅途的驿站。梁小稳女士不但是位善良贤惠的妻子,还是一位好婆婆、好奶奶。梁小稳与丈夫姚连芳是十几年前通过朋友介绍走到了一起,组成了新的再婚家庭。初来乍到的梁小稳进得姚家门子后,用责任和担当挑起家庭的重担,即当婆婆,又是一位可爱可亲的奶奶,是一个儿孙满堂的幸福之家。她的家和大多数家庭一样,没有什么轰轰烈烈的事迹,但在马庄镇是出了名的遵纪守法,互敬互爱,乐于助人,家庭和睦,邻里和谐的家庭。她们夫妻结合多年来乐于助人,团结邻里,勤劳致富,待人热情,她们用平安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诠释了家与爱的真谛。

 

梁小稳与好儿媳杨洋相处的亲如母女,从未红过脸拌过嘴。 “我婆婆对我也特别好,我孝顺她是应该的。”杨洋对婆婆充满了感激。她说,婆婆每天帮忙带孩子、做家务,任劳任怨,从无半点怨言。每天一日三餐,婆婆都会提前把饭做好;接送两个孩子上学,两位老人尽心尽力,把两个孩子视如珍宝,一点不舍得让孩子受委屈……对于杨洋来说,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都是公公婆婆的好,所以她为这个家庭做任何事情,都是理所应当的。

今年已三十岁出头的杨洋女士,是一位勤劳俭朴、热情善良、孝敬公婆的好儿媳妇。 自从婆婆梁小稳进到姚家,婆媳俩就相处的像闺蜜一样。为了让婆婆少分担些家务,她每天下班回家后主动和婆婆冰释前嫌,脏活重活抢着干。 多年来,每逢过年过节,杨洋主动给公公婆婆购置合身的衣物,把老人打理的干干净净,而她自己却从不和同龄的媳妇们比穿戴,朴素地过着平凡的日子。在她的熏陶下,两个孩子也十分尊重孝敬爷爷奶奶,耐心的手把手教二位老人使用智能手机,如何登陆微信、语音通话、发红包及发朋友圈等。一家人和睦相处,其乐融融。

真心终于换来开心。婆婆梁小稳逢人便说:“有好儿不如有个好媳妇,我家儿媳杨洋待我比亲闺女还亲。呐”。她用真爱全心全意的支撑着这个家,任劳任怨为这个家奔波忙碌,为这个家庭的成员营造了一个温馨的“港湾”。

 

相濡以沫,家庭和谐。梁小稳与丈夫姚连芳结婚十几年来,家里总是充满着和谐的气氛,笑声不断,得到街坊邻里的羡慕和赞扬。“学会理解和包容,要懂得感恩,想想自己,想想别人,每一个人都不容易。”这是梁小稳感悟最深的一句话。在他们结婚的十几年中,婆媳之间、夫妇之间,始终注意尊重对方,做到相互理解。俗话说,自古婆媳难相处,但是梁小稳认为,婆媳之间免不了有些摩擦,婆媳间多一些包容与感恩,学会换位思考,问题总能迎刃而解。但是作为儿媳杨洋,她能够用那颗热爱家庭、关爱家人、希望老人安康、儿女健康向上的善良之心,真诚对待家庭中的每一位成员,使这个家庭成为人们羡慕的和谐家庭。

2018年1月,这个和睦家庭被马庄镇政府评为“最美好家庭”示范户,用这种传统而又独特的方式增强她们的荣誉感和自豪感。同时号召广大群众以他们为榜样,学习他们勤俭持家、团结和睦的文明家风,学习他们孝亲敬老、邻里互助的高尚风格。(记录者:张庭怀)

责任编辑:丁原

上一篇:新郑市:日照中心添助力 中药熏蒸进社区
下一篇:厚德永丰农业组织近百名经销商深入高产玉米展示基地参观交流

分享到:
0
最新资讯
阅读排行